,“也许放在其他人身上,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我总觉得,在他身上,就像是套索,套住了一匹本可以更自由的马……”
……
王涵也在现场,他们青山日报这次专门为报道本土的两支陈一闻和丁诗媚的得奖团队,专门给他批了经费,派遣到现场进行报道,因此王涵也享受了一次公费坐飞机出行,下榻四星宾馆的待遇。
在场地,记者等候区的时候,王涵就喜欢到处扎堆转,听各媒体对优胜的评论,特别是陈一闻的《老男孩》和丁诗媚的《青山扬琴》,这其中又以《老男孩》最受关注。
也有人得知他是《青山日报》的之后,竖起大拇指,说他们青山人杰地灵,青山大学生颇有艺术天分!
王涵就觉得,看看,这往往就是一场比赛的意义,在这样的一场比赛优胜,一部《老男孩》,比一座城市费尽心思的搞各种城市形象片宣传,形象工程,来得让人有辨识力,影响力大得多了!
这不,光是“来自青山市两所大学的两部夺奖作品,特别是《老男孩》”这么个说辞,就能反复让“青山市”轰炸全国各地的观众们,让人对青山市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他们青山之福,是青山的骄傲啊!
难怪历来很多城市都在争各种各样的名人故居,名人诞生地。别的什么学术性的一堆心理名词分析都别说了,就是在这种场合,说一句“这人是我们那地儿的!”“这作品是我们青山大学诞生的!”
简直就是给青山人套了个群体buff,效果是一旦念出“某某某是我们那地方人”的咒语,立即自带“让人刮目相看+1”的特效。
而至于接下来听闻电影协会的副秘书长邢钺芳会在集体会议后跟陈一闻单独进行一个电协的预备入会考察交流,在媒体群中又掀起一波波澜,众多媒体人又精神起来了,好像电协上次从大学生电影节直接考察选拔入会成员,还是五年前吧!?
就在众多媒体人在媒体区交头接耳为此事议论纷纷呢的时候,王涵留意到那边的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凳子上,皱着眉头,咬着笔杆子。
这人所在的地方,旁边的媒体人倒是自顾自交头接耳聊得甚欢,唯独避开他,甚至连他旁边的左右位置上,都空了好几个座位,有的人甚至愿意挤在一堆,似乎也不愿意和他并坐。
那人叫宁峰,来自《时光报》,时光报是一份针砭时弊的媒体,往往因为观点犀利突破边际饱受诟病,宁峰是时光报的一名“大写手”,也是俗称的大记。媒体圈知道他的人都恨不得避瘟神一样避开。因为这家伙敢写敢报道的东西,有时候圈内人只觉得咋舌。
而王涵也是作为一位媒体后进,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今日没想到会在电影节会场媒体记者区看到真人。也算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