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合作,2004年5月,由中德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对南海北部陆坡展开甲烷和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工作。
“太阳号”海洋调查船作为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台,成为这次海上科研工作的主力,两国科学家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发现面积巨大的碳酸盐岩礁。
这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自生碳酸盐岩,也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大证据,这里后来被命名为“九龙甲烷礁”。
但很可惜的是,此次科考活动中并没有获取到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的样品,成为参与这项研究的中德两国地质学家们的一个遗憾。
之后,我国相继在南海北部陆坡的西沙、东沙、神狐和琼东南海域开展了大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和理论突破。
2007年,我国地质科研工作者首次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实施8个站位钻探,其中3个站位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所获得的样品甲烷含量高达99.7%以上,点火即可燃烧。
这一发现是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证实了南海存在良好的水合物资源前景。
这是战略性的突破,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在海底钻探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也意味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正式跻身国际水合物勘探的先进行列。
随后我国加快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步伐。
位于陆坡中段的神狐海域就位列其中,成为最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之一,这里也极有可能成为我国可燃冰科研工作的福地。
2013年,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者在珠江口盆地实施了第二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
此次钻获了大量高纯度的新类型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样品中甲烷含量最高达到99%,呈块状、脉状、分散状等多种类型,主要赋存于水深600-1100米的海底以下220米以内的两个矿层中,具有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含矿率高、甲烷纯度高等五大特点,在国际上罕见。
该发现首次在我国南海获取了可视的块状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这一新发现,填补了我国海域可视水合物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海域水合物的赋存类型,是继2007年钻探航次后发现的新的水合物赋存类型,具有重大勘探实践意义和重要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