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但是几乎不可能了。
丁显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会一直在官报。直到自己的生命尽头。这对丁显太过残酷了。
丁显自己是这样想,他并没有发现,他或许有一些因祸得福。因为他在官报时间长。写得太多了,对各种文章,更是得心应手。渐渐也有了名声。他不知不觉地也有了影响力。
依托于报纸所产生的影响力。
这种新模式下的所谓名流大家,似乎还没有先例。丁显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他今日与往日一样,看见了各方面的情报。自然也看到了蓝玉与何夕的奏疏副本。
他一目十行地看完了。
只是久久放不下来。
他想起当日御前决定,心中有一丝后悔之意,但仅仅是一丝而已,很快就被他自己掐断了。在他看来,何夕也不过如此。有今日的位置,不就是因为有安庆公主吗?
他满怀愤懑,匆匆下笔,写了一篇雄文。驳斥蓝玉征日之论。
丁显的文章功底是极好的。他在官报消息又是非常灵通的。看到的东西也多。一下笔就直戳重点。
他抨击蓝玉擅启边衅,为了一己之私利。战事不休。并将蓝玉的各种私心全部挑破了。并将蓝玉之前各种破事,给翻了出去。还是顺便一笔,将何夕给带了进去。在丁显的妙笔之下,让人感觉,似乎蓝玉所做的事情,何夕都有一份。
丁显写得是畅快淋漓。不过写完之后。
他并不觉得,这种文字能够发表。
因为太过私人化。
官报乃是官府的喉舌。所以官报上的文字,一般都是四平八稳。这种太过激烈的文字,也最多在最后盖棺论定的时候才能写出来。而不是之前。
这一点丁显自然是知道的。
他写完之后,很是满意。随手放进稿件之中,在他看来,这一篇文章,绝对会被拿下的。也就没有在意。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出了一点意外。
那就是蓝玉与何夕的联名奏疏,已经让满朝上下都满城风雨了。
因为打日本的反对意见太多了。
文官反对,穷兵黩武。大明士大夫对开疆拓土持消极,乃至于反对的态度,几乎能从盐铁论之中找到渊源。盐铁论之中的贤良文学之士,他们主张的就是政府尽可能减少开支。减轻百姓的负担。
战争,最好是防御战争。而不是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