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犯。”
皇帝赞许颔首。
陈尚书似乎仍有疑虑,他最后发问道:“裴给事中方才所言,听之皆有道理,只是大庆这几年虽连年丰收,谷仓盈满,如遇灾年总有耗尽之时。若是寒冬连续十数年,乃至数十年,边关将士所需军饷、互市所需粮食,又从何而来?”
粮仓满,百姓安。
一抔谷米,便是这个世道最大的真理。
“开海。”裴少淮斩钉截铁说道,“周易有阴阳之道,世间亦是如此,北疆长冬,则南洋长春,春生谷物,海商会将粮食源源不断运回大庆。”
他需要一个有力的证明,故以棉织造为例,说道:“陛下去岁准允推广棉株种植,北直隶各府农户在贫瘠坡地上广种棉花,收成颇丰,估摸可产棉布数十万匹单单是棉布一项,这几年足以撑起边关互市。”
他说的是北直隶农户种棉,而非棉织造坊。
裴少淮又承诺道:“微臣斗胆许诺,开海一事,五年之内可见成效。”是为了破局,也是为了鞭策自己。
“世间之事相互牵扯难分,大庆之内,若是破了一处僵局,则处处可见光明,若是一处不破,则处处不立。微臣立志做成此事,若是不成,甘愿受罚。”裴少淮慷慨言道。
未等皇帝发声,只见陈尚书缓步走过来,站于裴少淮身后,蓦地作揖言道:“臣——附议!”
随后是王尚书、马尚书一众老官员皆来到裴少淮身后,同声言道:“臣附议。”
裴少淮既然敢应下如此许诺,何不成人之美?不管是开海,或是边防抵御鞑靼侵犯,区区五年算得了什么?
莫说是五年,便是十年,大庆也等得起。
今日之辩,辩的虽是北疆防御之事,论的是边关互市,却把“开海一事”辩得更加明了,裴少淮无需带着担忧南下,可以大胆施展才干。
看见御书房内诸位爱卿难得这般和气,而非争执不休,皇帝最是高兴,他说道:“伯裴爱卿能有如此志气,朕甚是欣慰。”
又道:“趁大家都在,不妨再议一议,朕应当赏些什么为好?”难得无所顾虑赏赐伯渊,机不可失。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MM豆 作品《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第 156 章 第 15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