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讲得不错,失控。”皇帝满意的重复了一遍,然后抚须悠悠道:“纵观史书,历代王朝末年便给人以这般感觉,不论君臣如何努力,最终依旧遏制不了滑向深渊。”
哎,父亲也认定这就是王朝末年啊。
闻言,朱立锲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比较好,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事实上,虽然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明人并不傻,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不少人提出了类似于“今朝已经时日无多”的论调。
而之后虽然混乱了一阵子,但成功立宪完成转型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认为这其实就已经算是“兴衰轮回”过一次了,开启了新纪元。
但同样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不过是一次为王朝续命的新政和变法而已,仅仅是暂时压下了矛盾,并没有一次“大洗牌”,未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所以如今的大明只能说是回光返照。
当然,这种观点和论调是受官方打压的,大明的风气和舆论再怎么开放也不至于容许“你国药丸”的声音一直招摇过市。
“但是。”皇帝突然又开口了,“纵使下坡路不可避免,又何妨呢?日子终究还是要过下去的。我是活不了多久了,今后大明会是如何,多半是取决于你们的。”
皇帝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呆在紫禁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常住深宫难长寿”,近来身体健康不佳,他干脆就搬到了西苑。
皇帝当面说他自己时日无多,现在该做什么反应还用多说吗?
朱立锲和朱泠婧二人反应极快,一齐垂首,赶忙道:“父皇万寿无疆。”
“这种话早都听腻了”皇帝对此并不在意,转而问道:“所以,当今这般境况该如何应对?宁祐你讲讲?”
其实朱泠婧起初心中是窃喜的,自己能够参与这种本来只应存在于君主和储君之间的谈话,这意味着什么?这是真正的认可啊!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没有提前准备,只能口头回答,还得恰到好处。
她不敢怠慢,飞快地眨了眨眼,然后抬起头开口答道:“儿臣觉着万变不离其宗,首要大事是确保粮食供给,这一点若是有纰漏,乱子便会愈来愈大。”
皇帝笑了笑,平静地反问道:“伱是把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话,还是说只知道这一点?”
“啊?”微囧的朱泠婧想了想,犹豫道:“儿臣不敢妄言洞悉方方面面,但知道的当然不止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