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如果不是去年大水,北方粮食并不太缺的,毕竟仁宣以来,休养生息十几年,并非一点成果都没有的。
即便现在,杨士奇也相信民间很多人是有粮食的。
只是这是最坏的办法。
也是朱祁镇最不想用的办法。
倒不是这个办法不行,而是朱祁镇通过几年的时间观察这个时代,他相信大明的行政系统,做不到如此精细的管控。
如果这样来做,即便粮食充裕,足够每一个人活下去,依旧会有很多人饿死的。
只是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有京营十几万人在,想来饿死的人只是少数的,或者说这些人即便饿死,也将骚乱压制在小范围之内。
也就是杨士奇所言的,不会在京师闹出事来。
杨士奇心狠?
不,而是朱祁镇心太软了。
后世的人习惯了每一个人生存权,似乎每一个人活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上,并非如此。
为了更多人活下来,让一少部分人去死,到底是不是正义?杨士奇自然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在这个时候,最坏的秩序,也好过无秩序。
朱祁镇说道:“朕早先已经派了李时勉去广东采买粮食。”
杨士奇说道:“此事臣也有耳闻,只是李时勉而今人在何处?粮食在何处?”
朱祁镇说道:“先生是知道李时勉的,李先生既然答应了,决计不会负朕。”
杨士奇说道:“臣信得过李时勉,但是数百万百姓之重,不能寄托在一个人的信任之上,臣相信,李时勉既然答应了,他除非死,他除非死,一定会做到的。”
“但李时勉一旦不幸,京畿百姓难道与之共死。”
杨士奇猛地起身,几乎走到窗户前,一巴掌将窗户打开了,一股热气冲了进来。杨士奇说道:“臣知道,李时勉答应陛下,南风来的时候,他就来的,但是南风已经来了,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朱祁镇一时间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
自从他被太皇太后多次敲打之后,他早就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尽量不露出喜怒。只是此刻他觉得整个身子都被抽空。一伸手说道:“就听杨先生的吧。”
杨士奇看着朱祁镇的样子,却没有一点压过皇帝感觉,反而感觉身子沉重之极,说道:“请陛下放心,所有事情老臣一肩担之,不会让陛下为难的。这是老臣为陛下做得最后一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