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搬到和顺大厦后,脑波控股和脑波投资总算是有了各自独立的办公室,但是工作人员还是那些人,大多都属于脑波投资的员工,在脑波投资领工资,只是有几个人偶尔要帮着脑波控股做些工作。
比如说郑芳,就要时不时兼职帮助脑波控股做些财务工作,几家公司名义上分开了,各自也有独立的财务账本,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立刻分开,她以前属于脑波科技财务部,可是在脑波控股也有职务,其他几家公司的账她还要时不时的帮忙检查。
至于徐欣,那就更忙了。
公司改组后,高华任职脑波控股,脑波投资,脑波传媒,脑波金融四家公司董事长,还兼职脑波控股总裁,秘书仍然只有徐欣一个人,跟着高华这样的女强人,那工作强度也不是一般的强了,加班那是基本操作,每周能休息一天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改组后经过三个月的调整期,尤其是脑波科技史无前例的一千六百亿美元融资后,公司的实力得到广泛认同,招募高端人才也轻松了很多。
搬到新地点办公后,几家公司大规模的补充了新鲜血液,组织架构基本健全了,都开始走上了正轨,是时候给大家分点钱了。
要知道很多所谓高科技公司年年亏损,人家的高管仍然心安理得能拿着上亿的收入潇洒无比,他们公司每月真金白银收入几十亿上百亿,几个股东仍然靠领工资生活。
高华和许慧云的股份都是百分之二,身家也都是几百亿了,她们的账户里一亿现金都拿不出来,别说一亿,一千万都困难,收入仍然是那些工资,哪怕她们两个是公司最高薪了。
不止她们,刘一凡,张丛,徐灿,吴振,石鑫都一样的情况,也就曾凡富裕点,他的钱还是中彩票得来的。
公司没有上市,股份不能变现,碰到一些需要捐款的时候就非常尴尬了,捐少了说你小气,捐多了没钱,总不能去贷款吧。
最尴尬的是吴振,身为亿万富豪,每个月还在还房贷,可以和巴菲特媲美了。
人家巴菲特是把钱省下来投资,获取更高收益,吴振则是真的没钱一次交清。
公司的财务情况,郑芳可是非常了解,她来给曾凡当秘书前,一直在忙的就是这次的分红计划,这也关系到她的切实利益,虽然不能像几个大股东那样分大蛋糕,一些渣渣也能分少则几十万,多则一两百万呢。
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应届毕业生,就能有这样的收入,怎么能不兴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