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直接退回了军阵,朝李布衣点了点头,李布衣果断下了进攻的命令,抽调一万精兵正面阻击。
就算黄丹青和秦诚的兵力多,李布衣也没有急着全部派上去。
战场厮杀,是讲究策略的。
谁的手段先用完,谁就是落败的一方,只要李布衣的一万人拖住了黄丹青和秦诚。紧跟着,李布衣就可以抽调生力军介入战场,进一步压垮对方。
一万人对战三万四千余人。
兵力上,大乾兵马略微悬殊一些。
实际上的战斗力,却没有太大的悬殊,神策军是李布衣麾下的精锐,敢拼敢杀,武器也是工部特制的制式武器。
秦诚和黄丹青则是各自为战,双方的兵力虽然合兵一处,却做不到一起杀敌,做不到配合默契,而且兵力也不是真正的百战精锐。
恰是如此,一万神策军出战,虽然没有击败黄丹青和秦诚,却硬生生抗住了压力,挡住了秦诚和黄丹青的攻势。
双方厮杀,酣战猛烈。
李布衣和赵善已经撤退到后方,在一处高地上观察局面。李布衣把战事看在了眼中,虽然厮杀死伤很大,他眼神没有任何波动。
战场厮杀就是这样。
厮杀就有损失。
交战就有伤亡。
厮杀的时间一点点流逝,转眼半个时辰过去,李布衣麾下的兵力损失很大,再加上黄丹青和秦诚很是顽强,慢慢占了上风,神策军的防线在慢慢后移。
李布衣注意到后,果断又抽调了四千骑兵出战。
这是神策军的骑兵。
各有两千骑兵从左右两翼杀出,直扑战场上。
神策军的生力军参战后,原本已经开始颓败的神策军局面顿时稳住,黄丹青和秦诚的力量受阻,反而是被压制。
朝廷和地方上的势力对比,除了军队的战斗力外,实际上还有财力物力上的差距。
赵善坐拥西北、北面和东北地区,战马多,且朝廷的财政良好,导致军队的装备更好,骑兵人数更多。
秦飞虎、孔神通和赵跃就办不到。
以至于,秦诚和黄丹青率领的兵力中,骑兵的人数自然是更少的。
派出去的常勋和徐野,已经是占了骑兵的主力,虽然军中还有一些骑兵,却不可能像李布衣这样随意调动。
以至于李布衣的四千骑兵投入战场,局势在短短时间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