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制造出来,而后者则必须要用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的要求太高了,要注意导体冷却的问题,电流稳定性也是个问题,磁场强度越高也就意味着越不稳定,控制就是个大麻烦。
在需求2t电磁场的情况下,好的实验装配可以快速的完成,而不需要非常复杂的附带辅助设备。
第二就是反应粒子需要的是稀少的单元素离子态物质。
之前则需要粒子发生器,牵扯到高能物理领域,控制起来就很不容易。
单元素离子态物质,制造就相对简单太多了,现在有很多技术都可以把单元素物质变成离子态,尤其是那些活跃性的元素。
比如,锂元素,熔点、沸点比较低,进入离子态就很容易。
之前的实验需要对于高能粒子进行控制,而现在只需要把反应粒子‘打出去’。
这就容易太多了。
总之,实验要求低了以后,验证就变得很容易,若是能够验证成功,也会收获一项非常高端的技术。
这对于任何机构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科技工业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李老师和陈伟一起,找了很多专家进行讨论,都认为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曾华健院士是首次来参会的,他是个电磁技术领域的专家。
过去十几年时间,曾华健院士的团队一直都在研究电磁炮技术,而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以此制造出的电磁炮,甚至安装在了舰艇上,只不过相对实用性比较低,只偶尔有机会进行实弹演习。
曾华健知道科技工业局论证的是一项全新的实验研究,可听到实验内容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疑惑,“把单元素物质加热到离子态,然后通过磁场后打出去?”
“这是什么原理?”
曾华健感觉自己脑子里的物理,根本无法用于解释听到的实验内容。
简单来说,完全不理解。
在第一次参会结束以后,他问了其他人才知道是张硕的理论,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实验有点儿太扯了吧?怎么会支持这样的实验?是理论验证?”
“即便是张硕”
曾华健感觉自己无法评价,只是摇了摇头,然后就听到其他人说已经做了先期的验证。
“强力拆分理论?把基础粒子拆分成夸克,并引发大爆炸”
曾华健觉得更加无法评价了,他的心脏都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