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韩信的性格——品行不端。
这“品行不端”不一定是指道德低下,但韩信早年脸皮之厚,恐怕连刘邦都不能比。
刘邦没有在陌生人家中蹭饭,被嫂子嫌弃后就去考了吏自力更生。
韩信则是一直蹭饭,蹭得同乡都厌恶他,南阳亭长是最后一个收留他蹭饭的好心人。
韩信发达之后,其行为也说不上多高尚。
不说他侮辱亭长和出卖钟离眜之事,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说他谋逆,也是他谋逆的过程太抽象,才落得一个好名声。
韩信确实对很多人说他要谋反,但又确实没做好谋反的准备。
他成为淮阴侯之后没有立刻被吕后杀死,而是在长安生活了四年。直到刘邦出征,吕后才趁机将他族灭。
在这四年,他一边自怨自艾,嘴里继续说着“我真后悔没谋反”的话,一边又希望重新获得刘邦的重用。
这大概就是刘邦知道他会威胁自己的继承人,仍旧狠不下心杀他,但吕后杀了他,刘邦又觉得“就这样吧,挺好”的原因吧。
韩信若真的谋反,他在历史中的评价就没有这么高了。
后世常为韩信鸣不平,说刘邦没了韩信就只能当个汉王。
这话是没错。
就项羽那政治智商,刘邦就算打不出去,也基本高枕无忧。
没了韩信,刘邦就委委屈屈地割据汉中巴蜀,只能寄希望后世子孙争气了。
那如果韩信没有刘邦呢?
韩信先投靠项羽,不受重视才投靠刘邦。在刘邦处,韩信还差点因犯法被斩,得夏侯婴看中免于死刑后推举给萧何。
在萧何月下追韩信前,韩信一事无成。
离了刘邦,他又能投奔谁?谁又能比刘邦更信任他?
当时刘邦听萧何之言,拜从未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不是自己的元从、年纪相比军中其余大将过分年轻的韩信为大将军。
他将自己的军队交到韩信手中,让自己的老兄弟们都给韩信当下属,韩信所有军事指挥都不需要经由他的命令。
这样的权力和信任,谁还能给韩信?
在楚汉对峙的时候,韩信迂回绕开项羽,把项羽周围羽翼全部剪除,奠定了大汉胜利的基础。
但这个战术有一个关键点——必须有人缠住项羽。
项羽战无不胜,就算韩信正面与项羽也不敢言胜。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木兰竹 作品《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12 敢应这声阿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