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完成。
地方上没有什么春旱,也没有遭到什么灾难。
实际上,北宋末年的灭亡,完全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作的,北宋末年没有历朝历代那样的大灾难。
同时,也没有历朝历代那样的大规模起义,就算是有小股起义的人,也是在短短时间就平息了。
恰是天下没有灾难,地方才能迅速恢复。
百姓有了事情做,能忙于耕种,能忙于做点小生意,地方农业稳定,商业也在稳步的发展,一切有序的推进。
赵桓也愈发的轻松。
实际上大宋这样的王朝,只要是方向对了,就算是也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都不会影响到大船的航行,不影响大宋的发展。
整体上会越来越好。
这一日,宫殿中。
赵桓和皇后朱琏在一起,谈着太子赵谌的事情。
这段时间,杨时带着赵谌外出巡视地方去了,走的还是南方。
朱琏一副很担心的模样,赵桓却乐见其成,也相信儿子这一趟的历练会有收获。尤其是他派了人暗中保护,不会让赵谌陷入危险。
朱琏柔声道:“官家,谌儿离开东京城都快两个月了。这么长的时间在外面,是否安全?是否把谌儿调回来。”
赵桓笑道:“谌儿在外面很习惯,日子过得不错,你不用担心。”
朱琏挠了挠头。
皇帝支持,她虽然是担心也没用。
朱琏劝不了,只能任由赵谌在外面,他开口道:“官家登基这么长的时间,虽然这一两年,也有其他的嫔妃怀孕,宫中也有了新的孩子诞生,却还不够。”
“官家膝下,还不如太上皇在龙德宫,生了很多的孩子。”
“皇子关系着朝廷的未来。”
“恰是如此,是否重新选秀,选一批漂亮的秀女入宫呢?”
赵桓摆手拒绝道:“不必了!”
现如今的后宫,已经有很多妃嫔,赵桓都照顾不过来,再多选一些秀女来,纯粹是浪费,也是耽搁了人家。
赵佶是造人高手,赵桓不和他比。
朱琏之所以询问,是因为有人提及敲打,她才主动询问。
赵桓拒绝,朱琏就不管了。
朱琏又说了许多的家常,就没有再去管,急匆匆就离开了,去安排后宫的事情。
赵桓在殿内翻阅奏折,恰在此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一方 作品《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第239章 捷报传回,赵桓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