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硬伤。一枪打不死,敌人还往上冲,很少有人还能镇静自若地装填弹药,从容射击。
第二天黄昏时,郭大靖已经安排好了所送的礼物,在客馆设宴款待了崔孝一等人。
几百斤鲸肉,几张完好的毛皮,这些都是次要的。郭大靖又给了崔孝一一万两银子,以及两架望远镜,令崔孝一动容。
“这——”崔孝一苦笑着,“崔某倒象是成了商贾,来往赚钱一般。”
郭大靖笑着说道:“这不是交易,而是情谊。林将军和崔兄大力相助,已经令郭某感动,些许钱财,只是不想让你们难做。”
崔孝一知道郭大靖的脾气禀性,也不再推辞,对望远镜这个新奇东西倒是更感兴趣。
“西夷的东西,岛上正在仿制,只是难以大量制造。”郭大靖解释道:“用于行军打仗,却是极好的。”
“郭兄这里总有奇巧的东西。”崔孝一感慨着,把望远镜收好,“能看清远方的景物和人,确实于军事上有大用处。”
郭大靖伸手提壶,倒了杯酒,说道:“贵国与倭国有贸易往来,不如建议林将军以此来增加军费。倭国的特产硫磺、硝石、铜,对于军事,必不可少。”
“可以试试。”崔孝一沉吟着说道:“通过沈器远,或许能够得到朝廷允许。或者,就编造商人的身份,前往贸易。”
郭大靖对此比较赞同,既然朝廷如此,循规蹈矩就啥也干不成,倒不如搞些歪道,为国为民做些事情。
国,在郭大靖的心目中,与当时人们的定义是不同的。
古代是家天下,在人们眼中,皇帝就是国,忠于皇帝就是忠于国家。忠君爱国,把对皇帝的尽忠,都摆在了国家之前,或者说是并列。
而郭大靖是把二者分开的,拼尽全力打建虏,可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华夏,为了国家。
正因为如此,郭大靖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相当难的。他也很少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大逆不道的思想。
对于沈器远,郭大靖倒是视为同一路人。皇帝不行,那就换,别让一个人祸害整个国家,让百姓们民不聊生。
把郭大靖的思维用孟子的一句话来总结归纳,是非常精僻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再简略一些,那就是“你不仁,我不义。”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