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朝堂大佬钱龙锡、王洽、周锡圭、傅人龙等人的书信中,袁崇焕也屡次提到过斩帅。
在与王洽的书信中,言辞则更加露骨,“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当效提刀之力。”
在文官们看来,毛文龙一介武夫,僻处海外,不设道臣监军,难以驾驭,有藩镇独立的倾向,就是一千一万个该杀的理由。
袁崇焕背后是朝堂大佬和文官集团的支持,甚至是皇帝也有默许之意,那他还怕什么呢?
要说袁督师是与皇太极有勾结,为谋款而斩帅,倒是冤枉他了。皇太极虽然深恨毛文龙,却也想不到袁督师会干掉他做梦也想干掉却一直干不掉的家伙。
袁崇焕思索半晌,重新修正了自己的斩帅计划,才叫人把方正化派来的信使叫来。
很快,袁崇焕便上演了一出好戏,对信使大声喊出了千古名句,“文官不能体恤武将,稍有不和,便起争端,成何事体?既乏饷,何不报来?”
我去,如此大义凛然,说得咋那么好听又感人呢?还不早说,毛文龙和方正化催讨过多少回,原来袁督师才知道啊!
袁督师不光喊名句,还马上命人拨了十船粮食发往东江,又以金银、猪羊、酒、面犒劳东江将士,且给毛文龙手书相慰。
…………………
人头换银子,不过是计谋,逗皇太极和朝廷玩儿。
郭大靖并不认为这是瞎折腾,总会达到一些目的。不管是皇太极这边真出银子,还是朝廷或蓟辽衙门,放宽对东江镇的压制封锁。
而在他的分析判断中,皇太极是不太可能打钱,让东江镇继续发展壮大。
所以,他一路巡视,并不太把建奴再派使者当回事。回到金州卫城后住了几天,毛文龙便得到禀报,赶来坐镇。
既然郭大靖已经把事情都办好了,毛文龙也不必再躲着方正化,可以接手过来了。
“回家休息一段时间,这几个月着实辛苦你了。”毛文龙听取了郭大靖的汇报后,十分满意,立刻让他带薪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