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事先共同约定好的神话体系,这一次在修改过后,道经中所记载的经文和神话,终于没了纰漏和冲突之处。
解决了各家各派经稳重的纰漏与冲突后,有了完善的经文和神话体系,道门在之后的传播过程中,变得更加顺畅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十年光阴荏冉而过。
这十年当中,不少道派根据火龙道人传授的《丹法直指》,也完善出了属于自家的修行法门。
可惜,各家道派中真正能够明悟静中玄妙,踏过‘玄关’关卡的人,终究只是少数。
而这些踏过玄关的人当中,除了吕岩之外,也只有两个人成就金丹,成为了地仙。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首苏轼的《题西林壁》,道尽了庐山的形象。
从火龙道人入山闭关至今,山中景象与以前已大有不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澹澹的薄雾,笼罩了庐山深处方圆百里的地界。
这些薄雾虽然并不显得浓密,但也将薄雾中的山川,遮掩的隐隐绰绰。远远看去,那些隐藏在薄雾中的山头隐约而朦胧,让人看不真切。
在这片地区中,葱茏茂密的树木宛如一片绿毯,将山川各处都覆盖的严严实实。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各色的鸟兽虫鱼生活在其间,为整个森林点缀出了勃勃生机。
在普通人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一缕缕灵气,在这片被薄雾笼罩的森林中流淌着,滋养着这片森林中所有生命的生命力与灵性。
而森林中,所有生命所易散出的生命力与灵性,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吸引,向着这片百里森林的中心汇聚而去。
在森林的中心处,一处潺潺流淌的溪水旁,火龙道人与吕岩并排坐在溪旁的一块巨石上,火龙道人的手中握着一杆鱼竿,目光悠然的看着水面。
“你说,悟真观的韩湘子,华阳观的钟离权也修成了金丹?”火龙道人开口询问,“这钟离权我知道,他算是与我同辈的人,这韩湘子又是谁?”
吕岩回答道:“这韩湘子是韩退之的侄孙,只比弟子大个几岁,因幼慕道风,便在蓝田县悟真观出家了。”
“韩退之?”火龙道人闻言,目光一动,“我记得有一个叫韩退之的人,因为一篇《谏佛骨表》而被贬至潮州,似乎在十几年前便病逝了。”
“就是他!”吕岩点头说道,“此人乃是文坛大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在弟子到庐山县上任的前一年便已病逝,韩湘子便是此人的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