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耀军听了以后非常兴奋,他的老师胡厚荣为对撞机项目奔走了十几年,结果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胡厚荣退休了,他成为了国内粒子对撞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也同样开始为粒子对撞机项目奔走,但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有了王浩院士的支持,到时候肯定会一路畅通。
阎耀军兴奋中还是提醒王浩说道,“王院士,上次我就说过了,这个项目主要问题是没有人才。”
“即便是对撞机建成了,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做研究。”
“大型对撞机维持就需要上千物理学家,还需要几千个各领域的工程人员,比如,计算机工程师。”
“最主要还是有经验的粒子物理学者”
“这个领域的人才太少了。”
这就是发展问题。
现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学者数量还赶不上三十年前,因为当时和核子组织是有合作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也进行持续不断的运行。
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国内和核子组织暂停了合作,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也没有再进行。
两者加在一起,就导致粒子物理领域的学者根本无事可做。
有的干脆专心研究理论物理,有的则是半放弃状态,安心投入到教育工作,还有的转到其他领域。
比如,湮灭物理,就吸引了大量粒子物理领域的人才。
这些人当然还可以投入到工作中,但其中大部分年纪已经大了,再等上几年就更不用多说,高能所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在排队退休。
胡厚荣也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阎耀军才会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否则他根本不可能排上名。
“人才断层啊!”
王浩感慨了一句,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他思考了是否应该继续核子组织进行合作?
当然并不是常规的合作。
如果是继续进行常规对撞实验,国内派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合作起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或许可以借助核子组织,开启初期的研究?”
王浩仔细思考了一阵,干脆决定跑一趟首都,一方面是正式宣布自己支持对撞机项目,并参与相关的讨论会议。
另一方面,也和相关部门沟通一下,讨论和核子组织合作的可能。
很快。
王浩就到了首都,并见到了科技领域的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吃小南瓜 作品《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五百六十四章 能购买设备,为什么要自己做研究?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