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山东丝、麻织业很发达,相关从业者可以转化为棉纺织啊。
朱国祥不太了解纺织情况,对此颇为好奇。
陈在庭回答说:“同样质量的棉花,在江南纺织出的棉布,普遍比山东那边质量更优。”
为啥更优?
陈在庭也说不明白。
在场的其他官员,同样无法回答。
于是,他们赶紧找来一位棉纺场主。
那位棉纺场主姓胡,见到太上皇极为兴奋,详细解释说:“可能是气候问题,山东沿海的棉布,就比山东内陆的棉布质量更好。济南周边府县种棉花的极多,但那些府县在纺纱织布时,棉纱强力不够,短绒多,飞花多,断头多,条干差。棉纱粗细不匀,棉结也多,纺起来很慢。”
说完,又补了一句:“这种情况,距离海边越远越明显,而且到了冬天就更明显。自从江南棉布兴起之后,就稳稳压住山东棉布。山东棉布卖不起高价,便有棉商把山东棉花往江南运售,再把江南棉布运回北方售卖。”
听完这位棉纺场主的叙述,朱国祥大概猜到跟空气干冷有关。
山东棉纺织业想要发展,必须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否则山东只能沦为江南棉纺织业的原料供应地。就算突破了技术难题,由于增加纺织工序,成本也比江南这边更高。
更何况,江南还有出海优势,棉布在外销时更加便利,山东那边是竞争不过的。
当然,现阶段的大明棉布,还是以内销为主,国内还有大片的空白市场。
等今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棉布出口就会变得竞争激烈。棉农、棉商、布商、海商会形成利益共同体,迫切希望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
若是海外市场也趋于饱和,那就需要玩更多手段了。比如摧毁印度各邦国的棉纺织业,把印度棉布市场给抢过来。
不止是抢印度本土市场。
印度的棉纺织业极为发达,其棉布远销东非、西亚、中亚、东南亚一旦把印度棉纺织业干死,大明棉布就有了更广阔的倾销地。
历史上,莫卧儿王朝穷兵黩武,为了榨取战争经费,自己把印度棉纺织业干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英国人用殖民手段干死的,而不是靠工业效率来抢走市场!
次日,太上皇去视察胡氏的纺织工场。
这家纺织工场,有三百多个织工,清一色的全部为女性。
机器为脚踏